對大中型泵站進行合理規劃許多大中型泵站在初建時,因設計水平低及設備性能限制等原因,分級分區不太合理。隨著設備性能及設計水平的提高,在泵站技術改造中,應根據當地地形情況重新進行規劃,因地制宜地確定泵站分級及布置。例如:臨猗縣回龍電灌站在技改中,將一、二級站合并,不僅提高了裝置效率,還減少了管理費用。原多級泵站級間流量不配套現象較多,造成了壓閘運行或退水現象,人為增加了水頭損失或水量損失,致使泵站效率降低。在進行級間流量配套規劃時,要求水泵的選型應根據選型原則,除滿足本站要求外,還應考慮相鄰泵站的水泵型號。如果級間需要分水灌溉,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使前后各級泵站出水量略成倍數。此外,還必須合理確定輸水渠道的調節容積,使各級引水渠道在滿足灌水條件下,不致形成過大的壅水和降水曲線。一級站取水口宜選在黃河干流,河道較為穩定的彎道稍下游處,這樣水源保證率較高。例如:臨猗縣某揚水站,在泵站改造時取水博山水泵企業口選在黃河支流上,由于近年來黃河流量減少,支流脫流干涸,只得采取增設浮船站等措施解決水源問題。黃河水源中的泥沙,不僅會使機組出水量減少,泵站效率降低,而且還會對水泵部件及管道系統造成嚴重磨損,引起機組超載和振動。一般采取如下措施:其一,改善取水條件,減少泥沙進入前池。例如采用雙向斗槽式取水口,取引水渠上部含沙量較少的河水進入前池,排引水渠下部含沙量較大的河水。其二,增設沉沙池。例如山西省大禹渡電灌站,采用平流式兩廂沉沙池,經過沉淀后可使泥沙含量減小一半以上。其三,采取有效的抗磨措施。采用耐磨材料制作設備易損部件,目前常用非金屬材料對磨損的葉輪、口環、泵殼等部件進行噴鍍、涂敷、修補。例如大禹渡電灌站試驗采用環氧砂漿補強泵體易損部件等技術,提高了葉輪耐磨強度,延長了葉輪使用壽命。
進N出O水池的技術改造進水池設計不合理,不僅會增大進水池水損,改變水泵工作點,影響水泵效率,而且易在池內產生漩渦和回流,將空氣帶入水泵,使水泵產生振動和噪聲。進水池節能改造的目的主要是減少水頭損失,并使池中具有良好流態。進水池的形式較多,一般單機組泵站進水池宜選用半圓形或蝸殼形,其次為多邊形。在多機組泵站中宜選用半橢圓形或多邊形,且宜在各取水管之間設計隔墻。禁止選用圓形或矩形的進水池形式。
I機泵設備改造對于需要更新的機泵,水泵盡量選用性能較好的國家新標準產品,配套電機采用高效節能的優質產品,使機組配置合理,泵站效率最高。在水泵選型中,水泵工作點力求落在高效區右側,這樣水泵通過一段時間后,葉輪等部件雖有一定磨損,工作點向左偏移,但仍處于高效區。在水泵安裝高程設計時,為防止汽蝕現象應盡可能降低安裝高程,特別是在進水池水位變化較大的級站,應按最低水位校核水泵安裝高程是否滿足防止汽蝕的要求。水泵只有在設計工況下,才能保證效率最高,因此對于水位變化比較大的泵站(直接從河道引水揚水一級站),在水泵選型時,凈揚程應采用進B出D池水位出現比較高的段落,才能使泵站大多數時間處于高效區運行。對于不準備更新的低效水泵,可采用改變水泵轉速、車削葉輪等方法提高水泵效率。
|